希西格


日本东京 六本木 New Nanay's (纽约)
AI概述
西西格(Sisig)是一道起源于菲律宾的肉类料理,主要由猪脸和猪耳等部位切碎,与洋葱和辣椒一起在铁板上烹制,再配以带有酸味的调味料完成。这道菜最初在邦板牙地区作为地方菜肴发展起来,如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变化。西西格通常被作为下酒菜广受欢迎,国际上的人气也在不断上升,在日本东京都的菲律宾餐厅等地也有提供。
希西格
Thumbnail
地图:发现地点
味道评分
4.0/5
价格
? 日元
用餐日期
2018/6/30
美食记录
什么!你想在日本吃到正宗的菲律宾料理?

那不可能有的吧... 但其实有的!就在六本木的New Nana's!

Sisig绝对美味,啤酒瞬间变水
脆脆的猪肉,辣辣的洋葱,爽口!

据说在菲律宾本地,还会加入猪脸肉和鸡肝!

胆固醇?那是什么,不存在的...

美食AI解析


概要

锡西格(Sisig)是一道起源于菲律宾邦板牙地区(特别是邦板牙省安赫莱斯市)的传统料理。其主要做法是将猪肉细细切碎后,在铁板上烤至酥脆,再加入洋葱、辣椒、醋、卡拉曼西(一种柑橘类水果),有时还会加入猪肝或猪头、耳等部位,作为下酒菜尤其受欢迎。近年来,锡西格因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法,已传播到世界各地,也能在日本的菲律宾餐厅中品尝到。

起源与历史

锡西格的起源可追溯至17世纪末的文献。本词源于他加禄语“sisigan”(意为“使变酸”),最初指的是沙拉或带有酸味的菜肴。早期的锡西格并不使用猪肉,而是一道醋渍沙拉。然而到了20世纪中叶,菲律宾人在美军基地附近开设食堂,为了充分利用美军弃用的猪头、耳等食材,创造出了现在这种炒制风格。
安赫莱斯市被誉为“锡西格之都”,1974年,露西亚·库尼昂(Aling Lucing)发明了铁板锡西格,从此风靡全国,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转捩点。

烹饪特色

锡西格一般是将猪头(如脸颊肉和耳朵等部位),有时也会用鸡肝,先煮至软烂,然后用炭火或平底锅烤制,再切成碎块。接着与洋葱、辣椒一起翻炒,加入醋和卡拉曼西汁调味。
最后盛在铁板(sizzling plate)上,中间打一个生鸡蛋,食用时拌匀至半熟状态,这样能增强风味和口感。从简单的盐胡椒味,到加入蒜泥、蛋黄酱、奶酪的现代创新做法、各个地区和餐馆都有自己独特的变体。

营养与健康价值及注意事项

锡西格富含蛋白质和铁,但由于大量使用猪脂肪、猪皮、猪肝等原料,其热量和胆固醇含量也偏高。传统上,这道菜适合搭配啤酒等酒精饮品享用。但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出现了使用鸡肉和鱼类(如牛奶鱼,bangus)的健康版本。

国际影响力

2018年,CNN将锡西格评为“世界最佳50种街头美食”之一。如今,它已成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菲律宾社区乃至世界各地菲律宾餐厅的招牌菜。在日本,尤其是城市地区,菲律宾餐馆不断增加,像六本木的“New Nanay’s(新妈妈家)”等专门店也能品尝到正宗锡西格。

相关文化

锡西格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被视为菲律宾饮食文化和身份认同的象征。安赫莱斯市每年都会举办“锡西格节”,无数摊位和厨师创新地制作各式锡西格,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由此可见,锡西格作为菲律宾代表性料理,完美体现了当地传统与创新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