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酥 (凤梨酥)


台湾高雄六合观光夜市
AI概述
凤梨酥(英语:Pineapple Cake)是一种起源于台湾的点心,其特点是在酥脆的黄油饼皮中包裹有菠萝风味的馅料并烘烤而成。如今,凤梨酥作为台湾的代表性伴手礼,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除了在机场和纪念品商店能广泛买到外,夜市等地也常见销售。凤梨酥拥有多种口味和包装,是象征台湾饮食文化的代表性点心之一。
凤梨酥 (凤梨酥)
Thumbnail Thumbnail Thumbnail Thumbnail Thumbnail Thumbnail Thumbnail Thumbnail Thumbnail Thumbnail
地图:发现地点
味道评分
3.0/5
价格
0 新台币
用餐日期
2024/12/27
美食记录
在台湾,首先去高雄最大的六合夜市!四处逛逛的时候,一个摊位的阿姨给了我一个台湾特产的凤梨酥,而且是免费的!我立刻吃了一口。外皮是酥脆的饼干,里面是浓郁水果味的凤梨果酱。 阿姨真是个好人啊。为了表示感谢,我买了一个面包。阿姨说:“真好哄啊”。

美食AI解析


概要

凤梨酥(中文:鳳梨酥,英文:Pineapple Cake)是台湾具有代表性的名点之一,不仅在全台各地的伴手礼店和机场常见,也广泛地作为夜市的经典甜点受到欢迎。特别是在高雄的六合观光夜市,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非常受欢迎,可以轻松作为小吃或纪念品购买。这种糕点最初是20世纪初在台湾各地制作的传统点心,如今每家本地的点心店都有独特的食谱和包装设计。

起源与历史

凤梨酥的起源与台湾制点产业的发展以及农作物凤梨的普及密切相关。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台湾的凤梨种植变得盛行,为了利用过剩的凤梨,开始将其制成保存性点心。最初以冬瓜等为馅料的主要原料,后来逐渐增加凤梨的比例,最终演变为现在的凤梨酥。凤梨酥商品化始于1970年代以后,随着知名店家出现,成为台湾伴手礼的经典。特别是在中秋节等节庆场合,常作为礼品赠送,同时受旅游热潮影响,凤梨酥在亚洲各国也越来越有名。

特色与制法

凤梨酥一般是用黄油或猪油制作的酥皮包裹馅料,外形多为方形或圆柱形,然后烘烤至成品。内馅是用熟透的凤梨熬制而成的浓稠果酱状,具有较多的纤维,酸甜共存是其典型风味。近年来也出现了添加冬瓜、芒果等食材的变种。传统凤梨酥的制作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工序 内容
制作面团 将面粉、黄油、蛋黄、砂糖等混合,追求酥脆口感
制馅 将凤梨果肉熬成果酱状,有时也会加入冬瓜
包馅 用面皮包裹馅料并进行定型
烘烤 约在170-180℃烘烤至成熟

地域与文化意义

凤梨在中文中发音为“旺来”(wànglái),与“繁荣到来”谐音,具有“带来财富与好运”的吉祥寓意。凤梨酥在台湾被视为新年和喜庆场合、赠礼时的高价值食品,常常以盒装方式作为礼品赠送。在旅游城市高雄的六合夜市,从新鲜单包装到伴手礼用华丽礼盒,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现代凤梨酥与国际化

如今,凤梨酥不仅在台湾本地,在香港、中国大陆、东南亚、日韩等地也广泛流通,在各地的台湾系咖啡馆和商店均可购买。2011年,中华民国经济部(台湾经济部)设立了“台湾凤梨酥”认证标志,用以证明其产地特色。此外,为迎合海外凤梨酥爱好者,对糖度和原材料产地等注重品质的高端产品日益增多。

总结

凤梨酥是台湾丰富饮食文化、历史与农业发展共同孕育的名点。对于访问如六合观光夜市这样热闹场所的游客来说,是体验当地小吃文化时最值得尝试的食品之一。它代表着融合了传统与创新、持续带来台湾独特味觉体验的经典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