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hu Parotta
柯图帕罗塔(Kothu Parotta)是一道起源于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的料理,是将切碎的帕罗塔(一种分层面饼)与鸡蛋、肉类、蔬菜及各种香料一起在铁板上翻炒而成的街头小吃。如今,这道菜不仅在其发源地流行,还广泛供应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印度裔和斯里兰卡裔居民众多的东南亚城市地区。特别是在如新加坡樟宜机场等具有国际特色的场所,也深受旅行者喜爱。其独特的烹饪声音和丰富的香料使用是其特点,是一款在忙碌的日常或旅途中都能方便品尝的人气美食。
- 味道评分
-
- 价格
- ? 新加坡元
- 用餐日期
- 2022/9/26
- 美食记录
- 简直是印度版的蒙古炒面!
Kothu Parotta
辛辣咖喱与羊肉的绝配,让人不由自主地大口吃!松软的Parotta让人满足度极高!
顺便说一下,Parotta是印度的平面面包,层层如丹麦面包般的构造是其特点。
哇哦!与印度人合影留念,我满足了!
美食AI解析
概要
科图帕罗塔(Kothu Parotta)是一种起源于南印度的街头美食,特别受坦米尔纳德邦、斯里兰卡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南印度裔和斯里兰卡裔社区的广泛喜爱。近年来,在新加坡的熟食中心、食品广场和机场等地也经常可以看到。科图帕罗塔中的“科图(kothu)”意为“切碎”或“剁细”,“帕罗塔(parotta)”则指南印度起源的分层面包。也就是说,这道菜是将帕罗塔切碎后,与香料和各种配料一起翻炒而成。
起源与历史
科图帕罗塔起源于印度南部的坦米尔纳德邦及斯里兰卡的泰米尔族群。传统的帕罗塔(或称Parotta)是一种使用小麦粉和油,经过层层折叠后烘烤而成的面包。据说,这道菜最初是为了充分利用前一天或剩下的帕罗塔而发明的。其特点是在铁板上将帕罗塔与辣味咖喱酱、蔬菜、鸡蛋、肉类(一般以鸡肉、羊肉和牛肉为主)一起切碎翻炒,这与摊贩和专营店的街头文化紧密相关。
烹饪方法的特点
科图帕罗塔烹饪时的独特节奏和声音也是其一大特色,使用金属铲将面包和配料敲打、切碎混合的声音在周围回响。因此也被称为“声音料理”。基本的做法如下:
主要材料 | 备注 |
---|---|
帕罗塔(Parotta) | 分层的发酵或非发酵面包,多用冷却或剩余的面包 |
鸡蛋 | 加热时搅拌混合,素食版则可省略 |
洋葱、番茄等蔬菜 | 增加脆感和甜味 |
羊肉、鸡肉、牛肉等肉类 | 根据个人喜好和地区特色选择。本图使用的是羊肉 |
香料 | 大量使用孜然、香菜籽、辣椒、咖喱叶等 |
咖喱酱 | 常作为最后浇汁或佐餐提供 |
变种与地域分布
科图帕罗塔传统上属于街头小吃,如今在餐厅、食品广场等各类场所均有供应。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南印度裔或穆斯林店铺及机场等地都很容易找到。不仅有各种肉类可选,还出现了海鲜和纯素食版本(采用南印、斯里兰卡特有的豆类和土豆等)。此外,其辣度可根据本地偏好或店家风格灵活调整。
饮食文化意义
科图帕罗塔可以说是印度和斯里兰卡裔移民众多的东南亚地区饮食文化融合与共存的象征。这道菜价格实惠、营养丰富且十分饱腹,因此深受工薪阶层、学生和旅行者喜爱。其独特的口感、多层次的香料风味和现做现吃的温热体验,使它不仅是本地特色,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
新加坡樟宜机场的地位
新加坡樟宜机场以能充分体验多民族国家新加坡的饮食文化而著称,印度裔街头美食如科图帕罗塔也深受好评。能在国际化的机场轻松品尝到亚洲传统风味,是其特色之一。尤其作为转机期间的快捷餐食更是广受欢迎。
总结
科图帕罗塔是从南印度到斯里兰卡、再到东南亚广泛传播的饮食文化象征。帕罗塔蓬松分层的口感与丰富交织的香料和酱料,以及肉蛋等配料的融合,是其魅力所在。尤其在新加坡这座国际都市,有着各种不同变体可供选择。无论在旅途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那“切刻声”,定会体会到科图帕罗塔独有的现场感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