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果
释迦头(英语:Sugar apple,学名:Annona squamosa)是一种属于番荔枝科的热带果树及其果实。因其果实表面类似佛像的头部而得名,广泛种植和流通于台湾、中国南方、东南亚及中南美等温暖地区。释迦头具有独特的外观和甜味,被人们以生食、果汁、甜点等多种形式享用。在台湾被称为“释迦果”,尤其在台东等地大量生产,成为重要的国民水果。
- 味道评分
-
- 价格
- 100 新台币
- 用餐日期
- 2025/1/4
- 美食记录
- 被可爱的看板娘吸引,品尝了台湾水果释迦。 口感略微沙沙的,像是“柿子+苹果”,味道则有“柿子+梨”的甜美。不过,路边摊切好的水果不太好判断,常常会牺牲掉新鲜度,实在可惜。 不过,我拍下了这位看板娘的照片,可以在房间里看着傻笑。她的名字是……鸭子。
美食AI解析
概要
释迦头(英文:Sugar apple,学名:Annona squamosa),又称阿泰莫亚,是一种在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供食用的果实。其名称来源于果实表面类似释迦如来头部的螺发。该果实在台湾、中国南方、东南亚、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广泛流通,在印度、中东、非洲、中南美洲等地也被日常食用。尤其在台湾,被称为“释迦果”,并作为国民水果广受欢迎。
特征与品种
释迦头属于番荔枝科番荔枝属植物,果实直径约为7~12厘米,表面有许多小突起,外观略显凹凸不平。未成熟时果皮坚硬,成熟后果实变得柔软,手可轻易掰开,果肉呈乳白色,含有纤维质且口感细腻。种子较大且呈黑色,分布于可食部分。台湾主要栽培的品种有“台农1号”等。除台湾外,越南、菲律宾、泰国、埃及等地也广为种植。
营养价值与饮食文化
释迦头富含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果糖和葡萄糖,能提供丰富的能量,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群、钾、镁等矿物质。因含有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在日本,释迦头主要作为高档水果流通,数量较少。而在台湾等地,则是家常常见的水果,无论在夜市还是超市都能广泛购买。
台湾释迦头的地位
台湾主要产自台东等东海岸地区,盛产季节为冬季至初春(12月-3月)。在夜市或水果店中,释迦头常以切块水果或果汁形式出售。在士林夜市等大型观光夜市,有许多摊贩售卖,深受游客和本地居民喜爱,是非常常见的休闲水果。
历史与传播
释迦头原产于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岛,16世纪后经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贸易传播至亚洲各地。在东南亚、南亚、中国南方、台湾、冲绳等地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发展,果实的大小、甜度和风味等也各有差异。在印度被称为“Sita Phal”(印地语意为“悉达的果实”),在宗教上也有一定的重要性。
食用方式与挑选方法
释迦头必须充分成熟后方可食用,因此在产地选购时需有一定的识别技巧。外皮颜色变浅且用手按压感觉柔软时为最佳食用时期。但流通过程中常会发生过度催熟的情况,因此在夜市或摊贩购买时,建议当场确认再选购。切开的水果果肉若透明且水分充足,则通常较为新鲜。
全球用途与多样性
不仅在台湾,释迦头在东南亚各国、印度次大陆、巴西、埃及等地都被用于制作甜品、水果沙拉、冰淇淋等多种加工食品。近年来,释迦头与番荔枝的杂交品种阿泰莫亚出现,其香气和糖度更加多样,作为新一代的水果品种传播至世界各地。